简 况
【国名】安哥拉共和国(TheRepublicofAngola)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地由红、黑两个平行长方形构成。旗面中间是相互交叉的金色弧形齿轮和砍刀。在弧形齿轮和砍刀之间有一颗金色五角星。黑色是对非洲大陆的颂扬;红色表示同殖民者进行斗争的先烈的鲜血。五角星表示国际主义和进步事业,五个角象征团结、自由、正义、民主与进步。齿轮和砍刀象征着工农劳动者和军队的团结,并表示对早年起来进行武装斗争的农民和战士的纪念。
【国徽】呈圆形。圆面为浅蓝色,圆周由齿轮和安哥拉的主要农产品玉米、棉花、咖啡及绿枝图案组成。下方齿轮和绿枝连接处是一本打开的书,象征教育和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书之上为冉冉升起的太阳,象征这个年轻的国家;太阳光芒中交叉着锄头和砍刀,象征国际主义和人民永远向前;之上为一颗黄色五角星,寓意同国旗。底端的黄色绶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安哥拉共和国”。
【独立日】11月11日(1975年)
【国庆日】11月11日(1975年)
【国家政要】总统若泽·爱德华多·多斯桑托斯(JoseEduardoDosSantos),1979年9月起任总统。2012年9月连任,任期5年。
【自然地理】位于非洲西南部,北邻刚果共和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东接赞比亚,南连纳米比亚,西濒大西洋,海岸线全长1650公里。面积124.67万平方公里。全国大部是海拔1000米以上高原,地势东高西低,大西洋沿岸为平原区。中西部的莫科山海拔2620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库邦戈河、宽扎河、库内内河和宽多河。北部的刚果河(扎伊尔河是安与刚果金(原扎伊尔)之间的界河。全国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安哥拉虽靠近赤道,但由于地势高耸,又有大西洋寒流的影响,使得其最高气温不超过摄氏28度,年平均气温摄氏22度,有“春天国度”的美称。
【人口】1740万。主要有奥温本杜、姆本杜、巴刚果、隆达等民族。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主要民族语言有温本杜语、金本杜语和基孔戈语等。49%的人信奉罗马天主教,13%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余人大多信奉原始宗教。
【首都】罗安达(Luanda),人口约450万(2007年)。
【简史】中世纪时期,安哥拉分属刚果、恩东戈、马塔姆巴和隆达四个王国。1482年葡萄牙殖民船队首次抵达安哥拉,1560年侵入恩东戈王国,1576年建立罗安达城。在1884年至1885年的柏林会议上,安哥拉被划为葡萄牙殖民地。1922年葡占领安哥拉全境。1951年葡将安改为“海外省”,派总督进行统治。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简称“安人运”)、安哥拉人民解放阵线(简称“安解阵”)和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简称“安盟”)先后成立。1961年2月4日“安人运”开始进行武装斗争。1975年1月15日,上述三个组织同葡政府达成关于安哥拉独立的《阿沃尔协议》。1月31日安三个组织同葡当局组成过渡政府。不久,“安人运”、“安解阵”、“安盟”之间发生武装冲突,8月过渡政府解体。葡当局于1975年11月10日宣布“把权力交给安哥拉人民”。11月11日,“安人运”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阿戈斯蒂纽·内图任总统。1975年独立后仍长期处于内战状态。1976年“安人运”击溃“安解阵”部队,并将“安盟”部队逐出城市。1992年8月,安议会决定将国名改为安哥拉共和国。2002年4月,安哥拉政府与反政府武装安盟最终签署停火协议,结束长达27年的内战。
政 治
现行宪法于1975年11月11日颁布,1978年1月、1980年8月、1991年3月和1992年8月经过4次修改。
宪法规定,实行多党制。共和国总统经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连任。总统兼任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有权公布或废除法律,宣布战争或和平状态,任免政府部长、军队高级将领、省长、总检察长、最高法院法官等。
宪法还规定,安哥拉既不参加任何国际军事组织,也不允许外国在本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安哥拉国民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议会同政府的权力分开。法院和法官有权独立行使审判权。1992年8月,议会决定将国名由“安哥拉人民共和国”改为“安哥拉共和国”;“人民议会”改为“国民议会”;各级法院均删去“人民”字样。
根据2010年1月实行的新宪法,安哥拉总统不再通过直接选举产生,在大选中获得议会的最多席位的政党总统候选人自动当选下任总统,任期5年,最多连任两届。
外 交
奉行和平共处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主张在相互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和保持外交关系;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与中国关系】中国与安哥拉1983年1月12日建立外交关系。建交后,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关系不断发展。2006年6月,温家宝总理对安哥拉进行正式访问,两国发表联合公报。2007年中安双边贸易额超过141亿美元,同比增长19.4%。2008年12月,多斯桑托斯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11年5月,吴邦国委员长对安哥拉进行正式访问。
近年来,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迅猛。安哥拉是中国在全球的第二大石油供应国和在非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投资目的地国。
安哥拉饱经战火的洗礼,2002年内战结束,战后重建进程使安哥拉成为非洲最大的一片投资热土。中国企业2005年开始登陆安哥拉,并成为安哥拉战后重建进程中的有生力量。目前参加战后重建的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多达50多家,民营企业达到了四五百家,在安哥拉创业、经商、参与战后重建工程的中国人将近10万人。
经 济
安哥拉有一定的工农业基础,但连年战乱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也遭到破坏,使其成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2002年内战结束后,政府将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近年来,安哥拉经济稳步发展,上升势头明显。
农业在安哥拉政府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2002年内战结束后,安哥拉一直大力发展农业,但农产品一直未实现自给自足,安哥拉的大米、面粉等主要农产品仍严重依赖进口。2011年,安哥拉强调要着力发展农业,政府鼓励外国企业来安投资农业领域,创造新的国际合作机制和就业机会,同时鼓励安哥拉本国的私营企业与政府合作,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共同促进农业的发展,以实现农业现代化。
安哥拉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25亿桶,天然气储量达7万亿立方米。石油和钻石开采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油价暴跌导致安哥拉经济出现内战结束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安哥拉政府及时调整政策,制定了多方位、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经济战略,以减少对石油产业的依赖。2010年,安哥拉经济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给战后重建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安哥拉主要矿产有钻石、铁、磷酸盐、铜、锰、铅、锡、锌、钨、黄金、石英、大理石和花岗岩等。安哥拉森林面积5300万公顷,出产乌木、非洲白檀木、紫檀木等名贵木材。此外,安哥拉土地肥沃,河流密布,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文化教育
【教育】教育体系分为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为义务教育,学制8年。儿童从7岁起入学。阿戈斯蒂纽·内图大学是唯一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另有两所私立大学。
2005年文盲率为33%。2008年,安注册学生总数为573.6万人,教师17.9万名。公共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